沂蒙红色培训基地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沂蒙人民跟着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数据显示,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战场对日作战7.8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53万余人,占我们党领导下武装歼敌的1/3。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英烈长眠沂蒙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共同创造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在沂蒙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培训方案(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课程方案)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课程方案)的主要介绍有:
1、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320余亩,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 沂蒙红嫂纪念馆由主馆展区、情景再现展区、红色遗迹展区三个功能区组成。主馆展区分红色沂蒙山、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沂蒙红嫂群体、将星耀沂蒙、跟着共产党走、拥军支前体验馆等10个展室。情景再现展区利用声光电和大型实景雕塑,再现当年沂蒙红嫂生活体验和拥军支前场面。红色遗迹展区由抗大一分校、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纵队等3个展室组成。全面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党政军和沂蒙人民战斗支前的光辉历史。 沂蒙红嫂纪念馆被中央和国家部委等100多个部门和单位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每年吸引前来学习的省内为各级单位学员达10万人次,带动前来学习的各界群众近200万人次。对弘扬红嫂精神,发扬沂蒙优良革命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2、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是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展馆共分为战役经过、拥军支前、情景体验、多媒体放映等四个展厅。通过战役沙盘演示和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战争实物的展示与讲解,让学员全面了解孟良崮战役过程,深入感受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感悟“兵民是胜利之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真理,加深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位于纪念馆后方是烈士墓区,埋葬着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65名烈士的忠骨。其中,有名字的只有103座,其它2700多座都是无名烈士墓。通过听取革命烈士事迹讲解、向烈士敬献花篮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学员进一步坚定人民至上的崇高信念。《英雄孟良崮》专题教学片:教学片以当年战役见证人、亲历者的讲述和战役期间影像资料等内容,分别展现孟良崮战役发生的基本经过;在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导下,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军民一心,夺取战役胜利的过程,突出人民群众在战役中拥军支前作出的牺牲和奉献;如今,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年先烈们为之奋斗牺牲的理想正在成为现实。教育和启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沂蒙情”雕塑园:雕塑园东西宽203米,南北长219米,主体部分呈“S”形,中心线长423米,两边的山峦象征着“蒙山”,中间的河谷象征“沂水”。全园雕塑共35组、240个人物,采用圆雕、半圆雕、浮雕等雕塑形式,旨在艺术地再现沂蒙气势恢宏的革命历程,真实地展示兵民团结的巨大威力。
3、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展览馆建有沂蒙山小调纪念馆、抗大一分校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和沂蒙人家等展馆。如果有一首歌,唱响了沂蒙山这座革命圣地,唱红了沂蒙山的好山好水好民风,唱出了沂蒙精神,那它一定就是《沂蒙山小调》,走进《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寻一抹红色记忆,忆一段峥嵘岁月,增一份红色情怀,沂蒙厚重的面纱、热烈而赤诚的红色记忆......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汲取前行的力量。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作为与《茉莉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诞生于齐鲁大地抗战之时,升华于解放战争年代,在新时代传承,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悠扬婉转的曲调,记录着那段红色记忆里的忠诚与坚韧,朴实的词藻中展现出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在沂蒙这块红色的沃土上,这首歌凝聚了抗战时期军民的斗争信念,又汇聚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植于齐鲁大地,历经 80 余年久唱不衰,见证家国变迁,最终演变成了歌颂党、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通过学唱红歌,在歌声中感悟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4、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是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设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临沂市倾力打造的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位于临沂市区,东邻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展馆包括沂蒙精神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和沂蒙党史馆。沂蒙精神展:主要展示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军队为了沂蒙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沂蒙人民义无反顾跟党走,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斗争,山东党政军和沂蒙儿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培育形成的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党员群众发扬沂蒙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科学发展,勇争一流,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路子,谱写了“大临沂、新临沂”建设的辉煌篇章。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主要展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凝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征程。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沂蒙党史馆:集沂蒙党史资料陈列、宣传教育、资料存储、党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主要陈列沂蒙根据地、解放区党史文献资料、文物、影像资料和党史图书,重点展示沂蒙根据地、解放区党政军民开展革命斗争的资料,承担着沂蒙党史文献资料贮存、研究、查阅等职能,是开展党史和沂蒙精神研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5、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功绩,弘扬光大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1949年2月由华东局提议,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临沂兴建大型烈士陵园,定名为临沂革命烈士陵园。4月奠基,1950年主体工程相继落成。此后,又陆续进行修葺和增建。1987年10月,经民政部批准,国务院公布更名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目前园内共有塔、堂、馆、亭、廊、坊、墓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座。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5万平方米,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风格为仿古建筑,南北大门与主体建筑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在一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物对称的布列于两侧。南大门为厅坊式建筑,面宽36米,高12.8米,前面并立12根红色明柱,蓝色斗拱疏密相间,黄色琉璃瓦覆顶,红色匾额上所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8个金色大字是已故著名书法家、原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手书。正门和左右侧门皆为朱红色,两边有配房3间,与古朴庄重的铁质透景墙相接。门前为广场、绿地,宽敞明亮,早晚来此锻炼身体的人群如织。
6、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位于费县薛庄镇驻地北11公里处。由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纪念广场、抗大碑林、纪念亭、烈士墓区及综合报告厅等部分组成。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2015年11月23日,被国防大学命名为传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2016年9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2016年12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以“理想信念、鱼水情深”为主题,以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为主线,全景展示了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诠释了英烈们“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沂蒙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纪念馆采用大量历史图片、实物、多媒体沙盘、视频、油画、雕塑、场景复原、陶艺长廊等实物和手段,还原了抗大学员浴血奋战、军民团结一心的典型事例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为参观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7、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山东省政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成立。基地以丰富、翔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八路军115师及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文化。
8、 沂蒙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沂蒙山根据地:沂蒙山根据地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距县城以西30公里,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内东、西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主要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百年天主教堂、沂蒙山纪念馆及根据地广场等景点构成,在革命斗争史上被称为“王庄时期”,内有各类室内展室600余平方米,摆放抗日战争时期文物、书籍100余件,是融教育、爱国、休闲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山东省建党建军开创时期的革命圣地,是人们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是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红色大讲堂。沂蒙山根据地是中国四大根据地之一,山东省省委前身,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八路军山东纵队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沂蒙颂发源地。
临沂峥嵘岁月教育培训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红色教育、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红色团建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中心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为使命,立足临沂革命老区,依托山东沂蒙红色教育基地、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教育资源,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制定出完善的培训体系,打造了多样化的专业红色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开发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红歌教学、影像教学、报告教学、体验教学、拓展教学、沉浸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本中心可根据委托培训单位的行业特点,定制符合岗位需求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有效培训,并竭诚为广大学员单位服务。临沂峥嵘岁月教育培训中心目前是临沂周边红培办学规模较早、接待质量较高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目前已成功为全国各地近600家企事业单位等举办了各类红色培训班,受到学员单位的一致好评!
诚邀全国各地学员单位、同行单位等前来沂蒙红色革命根据地接受红色培训事宜!
预约培训热线:18854990788(微信同号).